今天來談談關於身體節奏感的練習,其實就是搭配簡單的節奏與口語(口令或是口訣),然後讓身體隨著簡單節奏擺動起來。

一直在想該用甚麼樣的方式將“節奏”這件情輕鬆的帶進課程,能夠很自然而然的體驗節奏與身體的互動關係。

一開始用過直接搭配音樂這件事情,因為之前練舞時,老師就是直接放音樂讓我學習數拍,然後去找到節拍,但試過一兩堂課之後,發現效果不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會讓人容易放棄,另一個原因是跟隨音樂這件事情很難上手。光是這兩個原因就很快會讓人放棄。

所以還是回到“孩子的學習方式”─用遊戲來學習。

 

節奏感遊戲.jpg

於是想到了小時候最喜歡玩的遊戲─基本款蘿蔔蹲

口令:紅蘿蔔蹲 紅蘿蔔蹲 紅蘿蔔蹲完白蘿蔔蹲

這個簡單的口令節奏遊戲,除了讓孩子練習基本“雙腳蹲”的動作之外,還考驗著孩子的反應能力、記憶力與團隊默契。當然一開始如果人數不多的小班級,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自己一人一組,然後用輪流的方式把顏色帶進活動課。然而這個遊戲適合多人一組,比較有團隊感,也同時可以讓害羞的孩子比較容易因為友同伴的陪同而願意參與。

變化款─有手的蘿蔔蹲

接著可以先讓孩子加上手部動作,維持雙腳蹲的動作,多加上雙手,這個時候讓孩子自己發揮創造力,自己的小組去討論出喜歡的手部動作,老師僅扮演協助者,從旁觀察孩子們的討論,不主動出手幫忙。◎變化時保持遊戲原則,一次變化一個規則,所以暫不讓孩子重新變化顏色,維持原本的顏色組別即可。

 

變化款─無限的蘿蔔蹲

這個階段是我的最喜歡的部分,因為可以激發出孩子的腦力激盪與無限創造力,孩子只需要按照原本的蘿蔔蹲節奏,這一次可以應用全部身體來表現動作,所以他們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投入在身體的應用上。

◎面對無法創作出動作的孩子,可以給一些引導,例如:想想喜歡的小動物?都會如何活動身體?

 

POSE變變變

口令:我變我變 我變變變

自創版:右手左手不一樣

 

右手左手不一樣的遊戲,是某天和波尼一起玩時,忽然想出來的遊戲。結果玩著玩著,發現波尼很買單,後來也曾經在研習課堂上示範,也發現幼兒園老師們滿喜歡的,也玩得很起勁。

不過這個遊戲比較適合一對一,比較不適合多組的團體遊戲。

於是,團體在玩節奏性遊戲時,改成小時候玩的『我變我變 我變變變』

這個遊戲可以加入節奏裡的急停與靜止概念,不是一直動才是身體動作表現節奏的方是,讓身體呈現靜止或是忽然停下來的狀態也是一種身體節奏表現。

◎這個部分也可以讓大寶班嘗試設計出和別人一起合作呈現出的身體形狀或是POSE,讓孩子從自己變成可以和別人一起,產生關係意識,同時學會溝通與合作。

 

最後,簡單補充『搖呀搖』跟『消滅害蟲』

這兩個遊戲都是我在大學時期就學到的遊戲,超級好玩,可以用在節奏感的培養,還可以用在團隊競賽,也可以在營火晚會拿出來玩,都很有趣!

 

『搖呀搖』

原本是台語口令的遊戲,但是近年會講台語的孩子越來越少,所以都成國語版。

口令:搖呀搖 搖呀搖 搖到不行會你搖

動作:用身體的部位搖擺,如頭、手指頭、屁股、腳等。這個遊戲開始進入動作強弱的表現,念到『搖』的時候,動作就會比較強烈有個重拍感,同時有個像是節奏中的連結拍(7 and 8),不是一拍而是兩拍之間多插入的連結拍,像是半拍。所以會減弱動作的強度,因為動作呈現只有半拍。

 

『消滅害蟲』

這一個遊戲也是台語口令,但最近也都改成國語版。

但是這個遊戲需要先把孩子分成四大組,分別擔任不同的害蟲,有蟑螂、老鼠、螞蟻、蚊子,當然如果孩子們有想到其他害蟲也可以。

另外,這個遊戲增加了對抗概念,還有記憶力考驗,除了要記得自己組別的動作跟口令,還要記住對方是甚麼害蟲才能進攻。需要在大寶班或是美各班有老師帶領把速度放慢,孩子可以學習不同害蟲有不同的消滅方式,也很有趣。

進攻口令:一隻蟑螂 兩隻蟑螂 踩死踩死踩死 (手比數字、踩 用腳踏地板)

          一隻老鼠 兩隻老鼠 打死打死打死 (手比數字、打 用手揮打)

          一隻蚊子 兩隻蚊子 拍死拍死拍死 (手比數字、拍 用雙手擊掌)

          一隻螞蟻 兩隻螞蟻 捏死捏死捏死 (手比數字、捏 用大拇指跟食指碰觸)

    

防守口令:阿 沒死沒死沒死 沒死沒死沒死

(雙手在胸前交叉揮動 左右各三個並念口令,然後要喊進攻口令)

所以這個遊戲孩子需要先熟悉四種害蟲的消滅動作之外,還是在被別人進攻的時候,要喊出防守口令跟作出防守動作,表示自己的組別沒有被消滅。我真心覺得想出這個遊戲的人很厲害,而且很生活化。只是孩子一開始學習會有難度,比較難馬上就會。不過會了之後就會很好玩。

身體就是孩子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201987 琉球文化村、體驗王國_190811_0104.jpg

 

arrow
arrow

    鯨魚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