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很喜歡看書時的平靜與獨立思考時間
尤其是感覺自己能夠有個獨立時光跟書的作者進行對話
是個很吸引我的時刻!
於是,有了波尼之後的懷孕期也喜歡看些嬰兒母親的雜誌
然後也喜歡用拼圖來沉澱與殺時間!
等到終於迎來波尼出生,從只能躺著到可以抬頭
開始進行各種嘗試
幫波尼建立聽音樂的習慣,睡前儀式的培養
聽故事,翻故事書,玩圖卡,或是會發出聲音的東西
其實就只是一個紙箱、一個空罐子、幾支彩色筆都可以陪孩子玩好久
看波尼尼在探索、體驗
生活很精彩!因為對小嬰兒而言
這個世界的所有萬物都是新的學習
尤其是繪本的閱讀
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進到作者的故事中
一起想像!一起討論!(當然,小嬰兒無法討論,幾乎都是媽媽的自言自語)
插曲:孩子大了點就可以選擇他喜歡的書,我們用書讓波尼尼練習坐馬桶
(我想他要是長大看見這照片,可能會找洞鑽下去XD)
俗話說得好,孩子就是一張白紙
大人會幫忙孩子這張白紙增添色彩與規範
可能人都有種“害怕未知”的本能!
所以我很喜歡找到能夠有點警示的繪本~
當然不是真得要嚇孩子,而是讓他知道“不好”的事情!
因為好與不好,是很難直接用言語話分或區別的,同時也不想給孩子
建立不好就不能做,好的才能做的二分概念
不過,生活習慣還是需要借繪本的故事力量
像是波尼尼就很喜歡“歐巴K”的繪本
波尼尼第一次接觸到“歐巴K”的故事
─是在藍莓老師的日文繪本課裡聽到的故事
【コッコおばさんのおばけのアイスクリーム】
(中文:寇寇奶奶的夏日冰淇淋)
記得當時波尼尼一歲五個月第一次去上聽故事的課
結果就這一本故事書的內容
變成了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而且要講好多次
波尼尼有時候會聽到睡著~
之後,媽媽我又在日本找到了另一本
【不睡覺的小朋友,是誰呀?】
剛好可以用來告訴他,晚上8:30要上床睡覺,因為“歐巴K”九點就會來巡邏!
沒有在床上睡覺的小朋友,會被帶出去玩唷~
可能因為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媽媽也變的強大,因為媽媽我也變得可以組織故事內容
講得栩栩如生,波尼尼都很買單!
像是:
【好細菌與壞細菌在肚子裡作戰的故事】─可能讓波尼尼在生病的時候願意吃藥
【聖誕老公公特派員】─讓波尼尼珍惜玩具,並且每天睡前都能把玩具收拾完成。
【媽媽身體裡的探測器】─讓波尼尼知道媽媽會知道他的一舉一動,如上廁所…。
接著,剛去上學的波尼尼從學校借來了一本【說謊蟲】
(波尼尼三歲上幼兒園)
剛好可以拿來跟他說不能夠說謊話唷!
不然就會有說謊蟲從嘴巴一直跑出來~~~~
這個過程,忽然覺得我把孩子“嚇大”了
有時候不知道波尼尼是否知道有些故事是真的,有些是媽媽編的
但是他都好買單!
就這樣,回顧起來
波尼尼長大了,但是還是很相信!
這就是閱讀的力量─繪本的力量!
最後要感謝藍莓老師開啟波尼尼對於日文繪本的興趣!